曹操与蔡文姬(曹操与蔡文姬什么关系)

启航的学习笔记 14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曹操与蔡文姬,以及曹操与蔡文姬什么关系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历史上的曹操与蔡文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蔡文姬名琰,字昭姬,因为要避司马昭的改成文姬,蔡文姬生长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父亲是有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曹操年轻的时候还是蔡文姬父亲的学生。两人之间也是青梅竹马,蔡文姬一生中三次出嫁都和曹操有着扯不清的关系!

无奈出嫁,婚后幸福:

蔡文姬从小聪慧过人长得也好看可以说是很多男生的曾经的梦中情人了,但是她的才华和美貌注定了她的不幸一生!

第一次出嫁在蔡文姬16岁的时候,当时的蔡文姬因为才华出众外加正值豆蔻年华美名传至匈奴。蔡文姬的父亲因为受到董卓的压迫,在董卓手下干活,结果他看上了自己闺女,没办法只能找到曾经的学生曹操救助。赶紧把闺女嫁给儒学大才子卫仲道,在曹操操作下两人成亲之后感情越来越好成为一段佳话。

可惜好景不长卫仲道得了肺病,成亲一年不到就撒手人寰,留下没有子嗣的蔡文姬成了所有人的敌对,一致认为是蔡文姬克夫。一个心高气傲的才女蔡文姬哪里受过这种冷嘲热讽受,直接回了娘家。就这样第一段婚姻宣告结束!

命运多舛,二嫁匈奴:

第二段婚姻是时代造就的失败,蔡文姬回娘家没有多久,大奸臣董卓被杀,在董卓手下干活的蔡文姬父亲因此受到牵连,死在狱中。这时候的蔡文姬悲痛至极,毕竟一时间双亲都死了,量谁都挺不过,这时妹妹的一封信让她振作起来:妹妹刚刚痛失一子,想让蔡文姬过去陪伴。

蔡文姬欣然前去并没想到这才是命运最大的转折,也是陷入沼泽的开始。刚上路没有多久的蔡文姬就被胡人袭击劫走,被左贤王看中娶了回去在匈奴生活了12年,期间蔡文姬学习胡人文化并且学会了吹当地的"

胡笳",后来生下了两个儿子生活也算是美满。

原以为余生就会在这样平淡的日子里走到生命的尽头,这时候曹操来了!曹操想到了自己老师惨死,留下一个师妹在匈奴受苦,心里不安派使者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

分离三嫁,最后幸福:就这样蔡文姬和丈夫、孩子分离回到了冷清无人的家中,代替去世的父亲修写国史。曹操念着师妹孤苦一人再次安排蔡文姬嫁给了董祀。这时候的蔡文姬已经不是小女孩了,十四年的边塞生活让她成长了起来。可此时的董祀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被迫迎娶三十三的蔡文姬,因为斗不过曹操只能娶。两人的婚后生活可想而知!

没过多久董祀就有了外遇,被曹操知道了下令处死董祀,蔡文姬为了救丈夫身穿素衣披头散发,足不穿鞋去见曹操,曹操被感动下令放了董祀。两人回归了田野生育一女!

曹操接回蔡文姬对老师的愧疚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因为当时蔡文姬的才女名声加上可以代替父亲修写国史,让蔡文姬再一次的体会了离别的苦楚。嫁给董祀想让她一辈子有人依靠是真,但想要控制也是真,嫁给比自己年小的董祀,董祀心里本就不服,经过后面的斩头更是害怕,不敢轻待了蔡文姬,还好最后董祀明白了蔡文姬的良苦用心,二人也算是幸福收场吧!对于蔡文姬而言这个"师哥"有欣喜有恨,恨拆散了原本幸福的家庭,欣喜是再一次的回到了原本的故都再嫁之后还有了一个人陪着自己!

曹操与蔡文姬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曹操和蔡文姬是一对知己。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他们或许会是一对人人羡慕的情侣,但阴差阳错之下,两人终究是有缘无分。就算这样,曹操看在老朋友蔡邕的份上,也是对蔡文姬多加照顾。

“宁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这是三国时期曹操的一句名言,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发现他是一个自私自利的枭雄。但就是这样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却对蔡文姬表现出了自己真诚的一面。这里面有朋友之间的情谊,也有“美女爱英雄”的惺惺相惜。

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在父亲的熏陶下,蔡文姬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所以蔡文姬很有名气,许多三国时期的大才子和枭雄都仰慕蔡文姬。这时候和蔡邕有着20多岁年龄差距的曹操,还只是一个事业有所起色的初级“创业者”。或许是因为自卑,或许是因为其它原因,他没有对蔡文姬表达自己的爱意。

就这样,两人错过了对方。蔡邕看自己的女儿年龄大了,就做主把蔡文姬嫁给了当时的有名学子卫仲道。但没想到,卫仲道很快去世,她的夫家指责是蔡文姬克死了丈夫。蔡文姬是一个十分骄傲的人,她受不了夫家人的冷眼与指责,所以跑回了娘家。而在后来的北方游牧民族入侵当中,她又被掳走作了胡人的妃子。

十二年之后,已经成为北方霸主的曹操花费重金把蔡文姬赎了回来,并且亲自给她指定婚事,把她嫁给了董祀。后来董祀触犯法律,曹操想杀了他,蔡文姬找上门来求情,不得已之下,曹操赦免了他。杀人不眨眼的曹操居然会为蔡文姬改变自己的想法,这绝对是破天荒的头一遭,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曹操对蔡文姬的真诚。或许,蔡文姬也是知道自己和曹操之间有一段“有缘无分”的感情,才会上门求情。

综上所述,曹操和蔡文姬之间是一对“有缘无分”的知己,他们之间充满纠葛。

曹操和蔡文姬之间有什么故事?

有缘相识无缘嫁

曹操和蔡文姬的相识是因为蔡文姬的父亲蔡邕。

  蔡邕是东汉末年极负盛名的大文学家,学识渊博、擅长诗词、精通音律。因为身处乱世,所以蔡邕无意为官,只是闭门著书立说,并以弹琴作诗为乐。

  史书记载,曹操在洛阳为官时,与蔡邕“有管鲍之好”,两人彼此引为知己。比蔡邕小22岁的曹操,敬慕蔡邕的才学和信义,蔡邕则推崇曹操的文韬武略,两人因此结为忘年之交,过从甚密。

  成为蔡家座上客的曹操,当然注意到了蔡家漂亮的小女儿蔡文姬。蔡文姬幼年早慧,不仅才学过人,而且具有超凡的音乐天赋。6岁时,父亲在隔壁弹琴,无意中弹断了一根琴弦,她居然能听出是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父亲惊讶之余,又故意把第四根弦弄断,竟然又被她听了出来。

  少女时代的蔡文姬才貌双全,加之饱读诗书,求亲者络绎不绝。然而,这位才女却与曹操无缘,在她待嫁之时,曹操一直在外征战,生死悬于一线。蔡文姬16岁时,由父亲蔡邕做主,嫁给了大学子卫仲道。

  出嫁后,夫妇二人彼此敬重,谈论诗词、时政,恩爱有加。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卫家人又嫌她克死了丈夫,逼得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回到娘家。

  回到娘家后的蔡文姬,原本也可以平安无忧的过着寡居生活。然而,她的父亲蔡邕却出事了。

  董卓掌权后,听说蔡邕名气大,便极力笼络,非让他出来做官,甚至以灭族相威胁。无奈之下,蔡邕只好走入仕途。一日之内,竟连升三级,最后获封高阳侯。

  然而,塞翁失马,安知祸福。后来,董卓被杀,蔡邕作为董卓一党,死在狱中。家族获罪,大厦倾倒。原本想在娘家过安稳日子的蔡文姬,从此无家可归,开始了人生中一个又一个的劫难。

两地分离暗自叹

  身逢乱世,又遭家难,无依无靠的蔡文姬只身一人回了老家。然而,天下大乱,何以为家?关中地区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蔡文姬只能随着难民到处流亡。

  关中战乱,羌胡番兵乘机掳掠中原。他们不仅抢夺金银财物,也抢掠了许多中原的女子。每每抢掠完毕,便“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入朔漠”般满载而归。

  在胡兵的一次抢掠中,混杂在难民之中的蔡文姬,与许多被掳来的妇女,一起被带到了南匈奴。

  年轻貌美的蔡文姬被献给了匈奴的左贤王,成为了左贤王的妃子。这一年,蔡文姬23岁,从此开始了长达十二年的胡帮生活。

  关于蔡文姬的胡帮生活,史书这样记载:“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据说,左贤王对蔡文姬恩宠有加,在南匈奴的十二年中,蔡文姬为左贤王生下了两个儿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

  不仅如此,蔡文姬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并学会了一些当地的语言。然而,即使这样,蔡文姬仍是十分想念故国,希望能够重回中原。

  此时的曹操正在逐鹿中原,基本扫平了北方群雄,不仅当上了宰相,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汉献帝由长安迎到了许昌,后来又迁都洛阳。

  天下初定,曹操终于有闲情回忆过去了。他想到了死去的忘年交蔡邕,想到了蔡家惟一的后代蔡文姬,她一个孤身女子,如今流落何方呢?曹操开始派人到洛阳、关中一带,四处查找蔡文姬的下落。然而,始终都没有消息。

  直到公元208年初,曹操的大军平定了乌桓。这次北伐的胜利,极大的震慑了周边少数民族的政权,以致南匈奴派出代表团赶到了中原,请求继续修好。

  就在接待南匈奴代表团的过程中,曹操得知,南匈奴左贤王的王妃是中原人,姓蔡!

黄金白璧换文姬

  经确认,蔡姓王妃果然是蔡邕的女儿蔡文姬。曹操大为惊喜,立即派周近作为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璧一双,前往南匈奴,要把蔡文姬赎回来。

  左贤王当然舍不得放走蔡文姬,但却不敢违抗曹操的意志,只好答应让蔡文姬回去,但两个儿子一定得留下。

  能回到日夜思念的中原故土,蔡文姬十分高兴;但要离开两个天真无邪的儿子,以及对自己恩宠有加的左贤王,她不禁悲从中来,泪如雨下。在汉朝使者的催促下,恍惚中登车离去的蔡文姬,听到了儿子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从而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著名诗歌《胡笳十八拍》。在使者周近的护卫下,蔡文姬回到了故乡陈留郡。然而,经过多年的战乱,故乡早已断壁残垣,哪里还有栖身之所?

  在曹操的安排下,蔡文姬第三次出嫁了,她的新任丈夫是田校尉董祀。董祀刚刚二十出头,正当青春年少,而此时的蔡文姬却已经35岁了。对于蔡文姬,董祀自然有些不满,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勉为其难地接纳了她。所以,蔡文姬的第三次婚姻,虽然看似安定,实则并不和谐。

  然而,蔡文姬的不幸似乎并没有结束。就在他们婚后的第二年,董祀犯法当斩,被曹操判了死罪。蔡文姬再一次面临失去丈夫、流离失所的可怕命运。蔡文姬再也不能坐以待毙了,但是谁能救她的丈夫呢?

怜香惜玉还丈夫

  当蔡文姬走进丞相府时,曹操正在举行宴会,朝廷里的很多公卿大臣、名流学士都聚集在这里。

  当蔡文姬进来时,大家都惊呆了。站在曹操和宾客面前的蔡文姬“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意思是说,她披散着头发,赤着双脚,一进来就跪在曹操面前,替丈夫请罪。她的声音清脆,言辞悲伤。宾客中有一些蔡邕的朋友,看到蔡文姬这个样子,心里都十分酸楚。

  原本是家学渊博的千金大小姐,饱读诗书,礼仪周到,但是现在却披着头、赤着脚,站在一群男人面前,一步一磕头,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蔡文姬何等聪明,她了解曹操执法甚严,也了解曹操对自己的感情,不如此便不能博得曹操的怜惜,不如此便不能撼动曹操的法令了。

  看到昔日的才女如此堪怜,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的悲惨身世,倘若处死董祀,蔡文姬势难自存。曹操犹豫了一下,还是赦免了董祀的死罪。

  当时,正值数九寒天。曹操见蔡文姬穿得单薄,心中大为不忍,忙命人拿来一顶头巾和一双鞋袜,叫她穿戴起来,并让她在董祀归来之前,住在自己家中。

  在一次闲谈中,曹操问她:“听说夫人家有不少书籍文稿,现在还有吗?”蔡文姬感慨地说:“我父亲生前给我四千多卷书,但是几经战乱,已经全部遗失。不过,我还能背出四百多篇。”

  曹操大喜,忙说:“我想派十个官吏到夫人家,让他们把你背出来的文章记下来,你看怎样?”

  蔡文姬婉言谢绝,曹操于是让人给她送去纸笔,以便默写文章。当年送纸笔,可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因为那时造纸术刚刚普及,告别笨重的竹简,用纸和笔来写作,对于一位才华横溢的女诗人是多么重大的援助和支持。后来,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多篇文章,文无遗误。曹操看了,十分满意。

  董祀获救后,感念妻子的恩德,带着妻子隐居山林,并生下了一子一女,其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若干年后,曹操狩猎经过那里,还曾前去探望。

  史书上记载的曹操与蔡文姬的故事只有这些,从中可以看出曹操对蔡文姬的关爱。他们之间,有无男女之情,可以想象,却实难判断。而从惜才爱才的角度来说,蔡文姬遇上曹操,可谓是真正的高山流水遇知音。

曹操与蔡文姬(曹操与蔡文姬什么关系)  第1张

历史上曹操与蔡文姬有关系吗

历史上曹操与蔡文姬没有关系,只是和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有文学上的交流,并且花重金蔡文姬赎回,让蔡文姬嫁给了董祀。

蔡文姬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后回家。东汉末中原大乱诸侯割据,原本归降汉朝的南匈奴趁机叛乱,蔡文姬为匈奴左贤王所掳,生育两个孩子。

建安十一年,曹操向来喜爱文学、书法,常与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有文学、书法上的交流。曹操见蔡邕没有子嗣,用金璧从南匈奴那里将蔡琰赎回来,并将蔡文姬嫁给董祀。

扩展资料:

关于蔡文姬在北方是否嫁于左贤王历来有不一样的看法:据《后汉书》记载,蔡琰是“没于”左贤王,而不是“嫁于”左贤王,而且一般匈奴王的妻子都被称为“阏氏”,但是蔡琰在北方二十年,没有这个称号,所以认为蔡琰与左贤王并不是夫妻关系。

但另一种说法认为,曹操赎回蔡琰花费了非常大的价钱,远远超过了普通奴隶的价格,可以看出蔡琰在匈奴那边的地位也不低。一些文艺作品像京剧等就将蔡文姬写成左贤王的王妃。两种说法孰是孰非,仍存争议。

曹操与蔡文姬的故事?

曹操是一代枭雄,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逐鹿中原,消灭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与刘备、孙权形成“三足鼎立”的天下大势。同时,曹操还是杰出的文学家,我们最为熟悉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便出自曹操之手。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著称,《短歌行》、《观沧海》等诗,都是文学史上的千古绝唱。蔡文姬,是与曹操同时代的著名才女,出身名门,他的父亲是汉末著名大学者蔡邕。蔡文姬承继家学,不仅博学多才、精通音律,而且美貌出众,气质优雅。曹操和蔡文姬,一个是男人中的胜杰,一个是女人中的翘楚,都是人中极品,这样的两个人之间,会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现代人对他们之间的情感,有很多猜测与臆想,一些影视作品甚至加以杜撰、戏说。然而,真实的曹操与蔡文姬的故事,历史上是如何记载的呢? 有缘相识无缘嫁 曹操和蔡文姬的相识,是因为蔡文姬的父亲蔡邕。蔡邕是东汉末年极负盛名的大学者、学坛领袖,他学识渊博,擅长诗词,精通音律。因为身处乱世,无意为官,只是闭门读书,著书立说,以弹琴作诗自娱自乐。

史书记载,曹操在洛阳为官时,与蔡邕“有管鲍之好”,二人彼此引为知己。比蔡邕小22岁的曹操,敬慕蔡邕的才学和信义,蔡邕则推崇曹操的文韬武略,二人因此结为忘年之交,过从甚密。成为蔡家座上客的曹操,当然注意到了蔡家漂亮的小女儿蔡文姬。蔡文姬幼年早慧,不仅才学过人,且具有超凡的音乐天赋。6岁时,父亲在隔壁弹琴,无意中弹断了一根琴弦,她居然能听出是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父亲惊讶之余,又故意把第四根弦弄断,竟然又被她听了出来。少女时代的蔡文姬,才貌具佳,加之饱读诗书,求亲者络绎不绝。然而,这位才女却与曹操无缘,在她待嫁之时,曹操一直在外征战,生死悬于一线。蔡文姬16岁时,由父亲蔡邕作主,嫁给了大学子卫仲道。出嫁后,夫妇二人彼此敬重,谈论诗词、时政,恩爱有加。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卫家人又嫌她克死了丈夫。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堪受辱,不顾父亲反对,毅然回到娘家。回到娘家后的蔡文姬,原本也可以平安无忧的过寡居生活。然而,她的父亲蔡邕却出事了。董卓掌权后,听说蔡邕名气大,便极力笼络,非让他出来做官,甚至以灭族相威胁。无奈之中,蔡邕只好走入仕途。一日之内,竟连升三级,最后获封高阳侯。然而,塞翁失马,安知祸福。后来,董卓被王充所杀,蔡邕作为董卓一党,难逃噩运,死在狱中。家族获罪,大厦倾倒。原本想在娘家过安稳日子的蔡文姬,从此无家可归,开始了人生中一个又一个的劫难。两地分离暗自叹身逢乱世,又遭家难,无依无靠的蔡文姬,只身一人回了老家。然而,天下大乱,何以为家?关中地区战乱不断,人民流离失所,蔡文姬只能随着难民到处流亡。关中战乱,羌胡番兵于是乘机掠掳中原。他们不仅抢夺金银财物,也抢掠中原的年轻妇女。每每抢掠完毕,便“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入朔漠”的满载而归。在胡兵的一次抢掠中,混杂在难民的蔡文姬,与许多被掳来的妇女,一齐被带到了南匈奴。年轻貌美的蔡文姬,被献给了匈奴的左贤王,作了左贤王的妃子。这年,蔡文姬23岁,从此开始了长达十二年的胡帮生活。关于蔡文姬的胡帮生活,史书这样记载:“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据说,左贤王对蔡文姬恩宠有加,在南匈奴的十二年中,蔡文姬为左贤王生下了两个儿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不仅如此,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并学会了一些异族语言。然而,即使这样,蔡文姬仍是十分想念故国,希望能够重回中原。此时的曹操,正在逐鹿中原,基本扫平了北方群雄,不仅当上了宰相,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汉献帝由长安迎到了许昌,后来又迁都洛阳。天下初定,曹操终于有闲情回忆过去了。他想到了死去的忘年交蔡邕,想到了蔡家惟一的后代蔡文姬,她一个孤身女子,如今流落何方呢?曹操开始派人到洛阳、关中一带,四处查找她的下落。然而,几经努力,曹操都没能打听到蔡文姬的消息。直到公元208年初,曹操的大军平定了乌桓。这次北伐的胜利,极大的震摄了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以致南匈奴随即派代表团赶到了中原,请求继续修好。就在接待南匈奴代表团的过程中,曹操得知,南匈奴左贤王的王妃是中原人,姓蔡!千金玉壁换文姬经确认,蔡姓王妃,果然是蔡邕的女儿蔡文姬。曹操大为惊喜,立即派周近做为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前往南匈奴,要把蔡文姬赎回来。左贤王当然舍不得放走蔡文姬,但却不敢违抗曹操的意志,只好答应让蔡文姬回去,但两个儿子一定得留下。能回到日夜思念的中原故土,蔡文姬十分高兴;但要离开两个天真无邪的儿子,以及对自己恩宠有加的左贤王,她不仅悲从中来,泪如雨下。在汉朝使者的催促下,恍惚中登车离去,在车轮辚辚的转动中,她听到了儿子们撕心列肺的哭喊声,从而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著名诗歌《胡笳十八拍》。“回归故土”的蔡文姬,从此失去“母子团聚”的天伦之乐。在周近的卫护下,蔡文姬回到了故乡陈留郡。然而,经过多年的战乱,故乡早已是断壁残垣,哪里还有栖身之所?在曹操的安排下,蔡文姬第三次出嫁了。她的新任丈夫,是田校尉董祀,刚刚20岁出头,正当青春年少,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是一位自视甚高的人物。而此时的蔡文姬,却已经三十五岁,饱经离乱忧伤,已是残花败柳之身。自朔漠归来以后,更因思念胡地的两个儿子,时常神思恍惚。对于蔡文姬,董祀自然有些无可奈何的不满意,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免为其难地接纳了她。所以,蔡文姬的第三次婚姻,虽然看似安定,却并不十分和谐如意。然而,蔡文姬的不幸,似乎并没有结束。就在他们婚后的第二年,董祀犯法当斩,被曹操判了死罪。蔡文姬再一次面临失去丈夫、流离失所的可怕命运。蔡文姬再也不能坐以待毙了,但是谁能救她的丈夫呢?怜香惜玉还丈夫

当蔡文姬走进丞相府时,曹操正在举行宴会。朝廷里的一些公卿大臣、名流学士,都聚集在这里。听说蔡文姬求见,曹操知道在座的宾客中,不少人都跟蔡邕相识,于是说:“蔡邕的女儿在外流落了多年,这次回来了。今天让她跟大家见见面,怎么样?”宾客们都欣然应允,但当蔡文姬进来时,大家都惊呆了。站在曹操和宾客面前的蔡文姬,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意思是说,她披散着头发,赤着双脚,一进来就跪在曹操面前,替她丈夫请罪。她的声音清脆,言辞伤心。宾客中一些蔡邕的朋友,看到蔡文姬这个样子,心里都十分酸楚。蔡文姬是汉末大儒蔡邕的女儿,家学渊源的千金大小姐,饱读诗书,礼仪周到。但是现在,她披着头赤着脚,站在一群男人面前,一步一磕头,这到底是为什么?蔡文姬何等聪明,她了解曹操执法甚严,也了解曹操对自己的感情。不如此便不能博得曹操的怜惜,不如此便不能撼动曹操的法令,她只能出此下策了。看到昔日才女如此堪怜,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曹操犹豫了,于是托词道:“你说的情形的确值得同情,但是判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有什么办法呢?”蔡文姬央告说:“大王马房里的马成千上万,手下的武士多如树林,只要您派出一个武士,一匹快马,把文书追回,董祀就有救了。”曹操无言以对,只好亲自批了赦免令,派了一名骑兵追上去,赦免了董祀的死罪。当时,正值数九寒天。曹操见蔡文姬穿得单薄,心中大为不忍,忙命人拿来一顶头巾和一双鞋袜,叫她穿戴起来。并让她在董祀归来之前,住在自己家中。在一次闲谈中,曹操问她:“听说夫人家有不少书籍文稿,现在还有吗?” 蔡文姬感慨地说:“我父亲生前给我四千多卷书,但是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不过,我还能背出四百多篇。”曹操大喜,忙说:“我想派十个官吏到夫人家,让他们把你背出来的文章记下来,你看怎样?”蔡文姬婉言谢绝,曹操于是让人给她送去纸笔,以便默写文章。当年送纸笔,可非同寻常。那时造纸术刚刚普及,告别笨重的竹简,用纸和笔来写作,对于一位才思横溢的女诗人,是多么重大的援助和支持。后来,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多篇文章,文无遗误。曹操看了,十分满意。董祀获救后,感念妻子的恩德,带着妻子溯洛水而上,隐居山林。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猎经过这里,还曾经前去探视。史书上记载的,曹操与蔡文姬的故事,便只有这些。从中可以看出,曹操对蔡文姬的关爱。他们之间,有无男女之情,可以想像,却实难判断。而从惜才爱才来说,蔡文姬遇上曹操,可谓是真正的高山流水遇知音。

关于曹操与蔡文姬和曹操与蔡文姬什么关系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曹操与蔡文姬

文章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mxgg12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