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这两天又被搜了一遍。上次还押金很难过,这次是申请破产的谣言。
无论如何,当初大家眼中的成功企业家戴巍,绝对承受了90后无法承受的一切。
曾经北大财务部受宠的儿子赶上了共享经济,公司曾经在单车共享上做到了前2的规模,现在却被失信,屡屡曝光公司的负面传闻。
想想当初,余佳文是超级课程,马佳佳是泡沫技术,礼物,一起唱歌,还有神奇的百货公司都很容易融资.
然而,风暴平息后,他们在公众的视线中消失,重新暴露在媒体面前,这也是负面形象:债务、不诚实、裁员和资金链断裂。
90后企业家余佳文自嘲道:“过去两年,我觉得自己像个小丑”。
看他们高楼耸立,看他们待客,看他们楼房倒塌。
原因是什么?
01、
90年代后,公司开业。这是谁的错
昨晚下班的时候发现隔壁办公室有几个男生在搬电脑。
我有点好奇:“你动了吗?哪里房租便宜?”
一个高个子年轻人回答:“你不动,你就不做。公司亏损,业务无法继续。”
他头也不回地向前走着,身后只有那个瘦小的身影,孤独寂寞,几个还在搬东西的年轻人沉默着。
据我所知,经营速溶茶的公司都90岁了,他们还留了一个小伙子缓解上班压力。
按理说,在快消费的时代,他们的产品价格并不高,说还有成功的希望是有道理的,但是他们为什么要赔钱呢?是因为猫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吗?
当然不是,这和很多因素有关:
领导者的决策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
运营和营销能力等等
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破产。
02、
90后创业逃避的因素是什么?
90后创业靠谱吗?
我记得前段时间,我们系的叛乱逼的宫剧。炸弹爆炸的导火索是这样的:
项目拍摄临近,金主的父亲是人造的,剧本意见也在不断变化。正如你在段落中看到的,金主对A版剧本不满意,所以我们根据修改意见修改了B版和C版.
直到最后期限前的最后一刻,我们还在改Z版。
最后金主还是觉得A版不错,改回来了。
但是可怜的我们却要为了这个毫无意义的B到Z加班加点,绞尽脑汁,奋斗到天亮!
几个90后女生忍无可忍,怨声载道,正好被老板听到,狠狠骂了一顿。
小姑娘们不服气,干脆辞职创业!项目马上要拍了,这个时候集体差不多准备好了,老大就要当军队了。
他们觉得客户的需求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朝九晚六限制了他们身心的自由。90后,他们不想工作,想创业。
系里的学长学弟感叹:“90后,我真的骂不了你!不做好,一挥衣袖就走。”
我不禁为这些女孩担心:
他们只学到了一半的技能,基本的实施工作还没有完全掌握。他们工作时间短,缺乏经验。无论是专业水平还是人际关系,如果他们得分,最多也就是及格的边缘。
一瓶不满,半瓶晃荡。
在我的概念里,这个阶段应该像海绵一样,渴望吸收养分。
我的工作不是完全胜任的,甚至连工作都做不好。怎么才能谈创业?
很多90后不愿意脚踏实地的向前辈学习技能,不愿意加班加点去做更多的事情。天天抱怨得到的少,却不反思有多少有效产出。
辞职创业不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梦想,而是他们用来逃避职场工作日程、老板管理和繁琐工作的借口。
他们天真地幻想创业可以摆脱烦人的工作,拥抱自由的生活。
然而,创业真的能让我
我有个朋友叫阿飞,从小玩到大。他才26岁。他的创业历史跌宕起伏,足以写自传。
关于他的创业史,前半段励志,后半段惨不忍睹。
他端菜洗碗,当司机搬砖,什么零活都干。
后来承包了租车业务,手下有20个团队,名单定在下季度.
他初中没毕业,却换了个小老板,这是灵感的前半段。
当时我们小区没有一个不认识他的。他的母亲张仪向大家炫耀儿子的优秀,听到母亲们当面夸奖他。但是他们关上门之后,就开始埋怨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辜负了期望。
好景不长,他有钱就膨胀。
看到别人开餐馆赚钱,他也想去试试,于是就向自己不认识的餐饮行业伸出了手。
品牌旗舰店没有打磨好,没有特色菜,没有正规客流,没有对员工进行标准化培训,强行加盟扩张,不经过用户检验就把选址和研发当成理所当然.结果大部分分支输得很惨。
现在他入不敷出,欠了一屁股债。张毅天天抱怨,抱怨自己两天没死。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Ducker效应。
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缺乏能力的人沉浸在自己创造的虚幻优势中,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
阿飞是放大自己因素在过去成就中的比重,高估自己,贪图利益,渴望成功
落地重头再来的地步。自以为是的人往往不自知。没有调研就一拍脑袋去干,结果低估了社会,高估了自己。
如果你的能力并不处在行业高处但又自信心爆棚的时候,那你就要小心了,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正在愚昧的顶峰而不自知。
连自己都看不清的人,谈何创业呢?
04、
90后创业的苦远多过甜
为什么90后创业者极难成功?从这些例子,我看到了这三点。
1、幼稚冲动,缺乏情绪管理
90后是自我的一代,常常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放在第一位。心态幼稚,容易冲动,感情用事。这些都不利于客观地分析问题,做出正确的决定。
心态的成熟,情绪的管理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但没有人能从无到有地跨越这个过程。90后大多缺乏历练,一个心态不成熟,被情绪所控制的人,很容易在坎坷中迷失。
创业也大多无疾而终。所以能够管理自己的情绪是第一步。
2、缺少行业知识储备,跟风创业
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跟风”。
拿我们娱乐产业来说,一个题材类型的节目火了,大家一窝蜂都去开采这个领域,把这个领域榨干再一窝蜂去另外一个领域。
90后创业者对于这个“社会自然属性问题”也未能幸免。
缺少行业知识储备,对市场方向也没有什么概念,哪个领域红火就往哪个领域钻。
但是市场是冷酷的,它不会因你是90后而高抬贵手,甚至还会变本加厉。
也许你成为了风口上的那只猪,大赚了一笔,但风停了,你会不会摔下来,就要看有没有真本事,能够托住让你持续飞的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3、单打独斗,佛系管理
创始人是公司的最终决策者和团队的领头羊,需要极高的综合能力。
对本行业的深刻理解,优秀的管理能力,这些缺一不可。
而90后们是很难同时具备以上条件的,自身控制力不够强,对员工的管理太过散漫,所以失败在所难免。
05、
写在最后
其实,不光90后,创业本身就是独木桥,极少数人成功。我所负责的项目的选手里,也有创业很成功的90后。
但他们,
要么有着雄厚的资金资源,
要么有着广泛的人脉圈层,
要么就是有稀缺的核心技术。
只有这些人才能够在市场的淘沙中活下来。
那些口口声声说要辞职创业的,其实只是对现状不满的说辞罢了。
创业并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把事情做到极致的态度。
创业这深水,不是人人都能淌过去的。那些没有实力却活在幻想里的宝宝们,奉劝一句,先好好培养实力,别想不开创业。
你脆弱的玻璃心经受不住创业撕裂般的成长!
作者 | 呼呼太妞 ● 责编 | 维小维
推荐阅读:
从华为离开这两年,才意识到平台是有多重要
“我本硕7年白读了”:死拽专业的人,最让人害怕
我靠每月1300块的工资,撑了1年
评论列表 (0)